close

轉載自:
http://www.grand-tao.org/hotinfo.php?id=390
http://www.grand-tao.org/ 汰塵雜誌

但是此章(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言之「道」非指渾沌極元能量,而是無極太極之後所生之陽,其中「名」是渾沌無極太極之後所生之陰,「道」與「名」位階相同即「一陽一陰」,與「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的「兩儀」所言相同,屬即佛家的「一法一色」,陽升陰降而天地生,所以依據「兩儀生四象」、「二生三」的原理,「道」可衍生出「可道」、「非常道」,「名」亦可衍生出「可名」、「非常名」。「可道」、「非常道」,為一陰一陽為無形界氣場的靜與動,為一切萬物所依循的定律,「可名」、「非常名」亦為一陰一陽為物質界一切萬物的形體與覺性,再依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定律合生萬物。這種演進的方式與現代電腦的二進位法不謀而合,科學家們運用0與1二進位的原理,創造出電腦的運算邏輯法則,發展出數位多媒體、通信與現在最新的三D列印,未來還有無限可能的發展與應用,其最初的原理則回歸至0與1,也就陰陽之變有無之用。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宇宙萬物在還沒有形成之前,是無相無名虛無飄渺,存在的只有渾沌極元能量,一直醞釀到宇宙大爆炸時期,才出現最原始的一些能量粒子(西格勒上帝粒子,最近因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發現它的科學家而名聲大噪),有了陰陽之後而有了氣場、磁力場、重力場與能量場,然後產生了中子、質子與電子形成原子跟星塵,原子跟星塵因力場引力結合成物質化元素,再組合成星球形成天與地,再產生自然界各式各樣的生物。所以天地之始即為無名,因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天地皆從此中變化而出,故為天地之始。當宇宙產生陰陽,陰濁而降形成地,陽清而升形成天,陰陽既成即為有名,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故為萬物之母。此二句,即言道之用也。宇宙萬物變成有形體,就有了名字,然名字依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認知不同,即使同一物體名字也不一樣,當萬物有了形體之後,生命及存在就有了期限即不會永恆,人因而制定了時間,隨著期限到臨,形體與名字也就跟著不存在,所以說,無相無名是天地之間的開始,而有相有名之後就像萬物的母親。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二句,乃描述道之入門工夫。常,猶尋常也。欲,猶要也。老子謂修道者,尋常處於虛空飄渺的無即無相無體的道,因為看不見摸不著,要用感覺及感應去觀其道之所在,要靜心無慾以平常心察覺其變化之玄妙處,不能心急或有旁騖雜念,當時科技不發達沒有相關儀器去觀測磁場、氣場與力場的變化,了解其對自然與生物的影響,即使現代科學發達也有許多無法觀測及無法解釋的現象,如果「無」因眼睛看不到就不願去相信,強說是迷信,那算是無知的表現,以前的人不懂東西為什摩會往下掉,自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才知道原理,現代科學家當發現有磁場的存在也才了解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定律。尋常處於有形有體的空間裡,針對物質事物要研究其外觀與原理,以觀其道之徼處,有相有體的道要鉅細靡遺的觀察其外型差別及物性原理,否則雖然有相有體看的到摸的到,但是沒有去分辨物性的差別,就像瞎子摸象,便成了四不像,以現代科學觀點來講,指的是物理學與化學的原理。而全虛全無之道體,既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所謂一物一太極,如同第八章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在道德經中最讚賞水的物理性質,水可載附包容任何萬物、可以調節氣候、解生物之渴、供植物生長、清洗稀釋髒物,還可以發電,故利益萬物卻不爭,水往下流居窪地願居人之下故處眾人之惡,這種物性覺性接近道矣,也就是後來佛家所言的「緣覺」—覺我、覺他、覺自在。是以日常生活中雙眼所見,事事物物上,隨處觀察就要見到道的體用演譯,所遇到的無不是道之所在。故莊子曰「道在稊稗,道在屎尿」。如此的深入觀察,才能見道之妙處,觀其徼亦符合現代的科學研究實事求是的精神。簡而言之,妙就像人的夢想,當人們看見鳥在飛魚在游,無不夢想自身能自在的在空中翱翔在水中優游,當知其原理發明器具後,夢想不再是空想,付諸與實現,飛機潛水艇發明後,即是徼的展現。

arrow
arrow

    Abel Wu的汰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