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自:
http://www.grand-tao.org/hotinfo.php?id=390
http://www.grand-tao.org/ 汰塵雜誌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此章(第三章)係前一章的延伸,第二章中提到一般世俗人對「美、醜」與「善、惡」互相矛盾的狹隘自我觀點,與相對性的「無與有」、「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的得失心比較,此章更加以深入擴及政治與治國層面,即言及一個國家或組織上位者該有的領導、統馭之術,勸誡諸侯百官不應受到外物、虛名、欲念之引誘,而起爭鬥、奸巧、盜亂之心,就算以自我包裝的方式,來隱藏內心真實的慾望及想法,事跡還是會敗露須,故須從心志自我調整做起,以正其身樹立典範。

欲了解此章字裡行間的隱藏精義,則需先了解當時李耳所處商末周初的時代背景、社會制度與政治氛圍。是時周武王推翻商紂問鼎中原在位四年即因病駕崩,公元前1116年,武王之子年僅12歲的姬誦繼位,即為周成王。成王年幼無知,其叔周公姬旦掌輔佐攝政大權,商周時期為君權神授以天領政,實施封建制度之前的商代,還保有沿襲氏族部落推舉賢能之人為其共主的制度,諸侯百官見成王年幼,有心人士鼓吹恢復舊制欲依古例取而代之,各國間興起自我包裝提升賢能形象之風,密謀以推舉賢能之人為共主的方式,逼迫成王禪讓,最終達其自立為王的慾望。最終因封於殷商故地負責監管殷祀子武庚的管叔姬鮮、蔡叔姬度及霍叔姬處,對周公姬旦獨攬朝政之擧心生不滿,懷疑其行籠絡之策聯合各地諸候鞏固自己地位,並有篡奪王位之野心,故與殷祀子武庚聯手召結商王朝遺民及仍忠於商王朝的氏族部落,於公元前1115年起兵反叛,周王朝東方疆土全部淪陷。周公姬旦隨軍東征鎮壓,直至公元前1113年始全部平定。殷君子武庚、管叔被殺,蔡叔被廢,放逐蠻荒之地,霍叔被貶為平民奴隸,史稱此一事件為「三叔之亂」。

在「三叔之亂」發生前李耳就察覺政治氛圍的詭譎,周朝初期國家基石尚未奠立穩固,各封地諸侯大肆招兵買馬擁兵自重,且尚有忠於商朝的氏族蠢蠢欲動,李耳有意告誡上位者,惟礙於君權至上,公開批評忠言逆耳恐遭來殺生之禍,只能將理念隱藏於字裡行間,第三章的「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即直指各國諸侯的狼子野心加以勸誡,周朝開創之初大行封建制度,除了論功行賞目的之外,也存有監控異族、商王朝遺民及仍忠於商王朝的氏族部落之功用,不應僅為一己之私,執意實行共同推舉賢能的禪讓制度,造成人心不安政局震盪。當時象徵權力、財富且最難得的物品,不外乎為「九鼎」之器,相傳九鼎是大禹治水有成登基之時,使用九州進貢的鐵料鑄造而成的,它是九州的表徵,也是國家政權的權威,夏、商、周三朝,代代沿襲視之為世代承傳的國寶,並作為祭天祀祖之用,它不但代表天子的尊嚴,也象徵著王位的神聖,故不貴難得之貨也影射規勸各國諸侯放棄爭奪權力逐鹿中原的念頭,其自私的所做所為,皆會被天下百姓所注目及仿效。

所以,當政者一定要處於人民的立場來妥善管理天下之事,千萬不要懷有奸巧、詨滑的心態,來掩飾內心的私欲而言行不一,否則,將會導致先人辛苦所建立的基業毀於一旦,如各地諸候皆起「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之念者,則「爭」、「盜」、「亂」之心即起,天下又何能安定?蒼生百姓又何能安樂?通達天道具有宏觀及氣度的人,行事作為皆符合於道之所趨勢,道家奉行的原即是「窮理、藏跡、安天下」,並以功成而不居,篤行無為而為,不見可欲即是藏跡,凡事順天而為不可逆天而行。如果上位輔政者凈是以「司馬昭之心」大行權謀之術,組織派系結黨營私,每天汲汲營營處心積慮的預謀篡位,不惜製造紛亂、征戰,使民不聊生、遍地哀嚎、萬骨成枯。在下位者如諸侯及百姓,必然產生挑撥、分裂、爭寵、賄絡等種種弊端,如此怎麼會不亂、不爭及不為盜呢!

此文中的「賢,難得之貨及欲」與前章的「美、醜」、「善、惡」、「無與有」、「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都是後來佛家所說的「貪、嗔、癡」,並視為「三毒」或稱「三不善根」,貪是貪愛五欲(色、聲、香、味、觸),嗔是嗔恚無忍(具有仇恨、忌妒、產生損害他人之心),痴是愚痴無明(指人有迷闇之心),因貪、嗔、痴能毒害佛子的身命和慧命,產生我執,執念一生,種種煩惱因之而起,世事紛擾應之而生,故稱「三毒」,同時它也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故又稱「三不善根」,就宗教層面而言,其成立的宗旨不外乎教化民心、撫平民怨、濟世眾生及心靈寄託,具有安定國家社會之力量,但是近代有些宗教利用仇視、報復的手段來達到所謂的和平;利用教徒對宗教的狂熱,藉由有形的「物」,以難得之貨,使教民為之爭奪;更有宗教利用民眾信仰之心,以吹噓誇大不實之語,浮誇擁有神祕力量,愚民謀利使民不察,這與本章「使民不爭」、「使民不為盜」、「使民心不亂」的精神理念相悖離。

就社會層面而言,過於執著於戀眷與追求狹隘及短暫的功名利祿、社會地位,及醉心於炒作物資價格以提高獲利,並無限制地將自我慾望擴張,把得失心看得太重,皆為第一章的「非、常名」。而在現代社會中常常舉辦一些好人好事表揚、傑出青年表揚、模範表揚及選美比賽等等,塑造表面上的模範及偶像,讓一般人為了爭取無謂名聲去做所謂的刻意表現,在爭名之下自然可能就會衍生弊端或作假。目前的選舉制度也有這種現象,大部分的資源都被政黨所壟斷,平常見不到這些人的表現,一到選舉才沿街拜票,歌頌自己的政績並攻訐競選對手,再利用媒體來美化自己形象提升民調數據,這些皆不符合道家無為而為的理念。也許有人會說這些活動旨在隱惡揚善讓社會充滿正向能量是一件好事,拋磚引玉讓一般民眾可以起而效法,但是如此即落入前章善與惡的矛盾狹隘觀點及不同標準基礎的認定,不但無法公平客觀的認定,人心往往都會被欲望所蒙蔽,反而衍生出許多的弊端,沽名釣譽實為亂之源、禍之端,古今皆然。

「虛其心」與「實其腹」;「弱其志」與「強其骨」皆是兩相強烈對比之辭句,李耳看出周初存在的政治亂象,將其「治世」、「治國」的政治哲學,以短捷的幾個字給勾勒出來。當時的成王年僅十二歲即位無法臨政形同虛位,各國諸侯擁兵自重掌握實權卻依舊還是無法看破名利,欲篡奪天子之位而後快。李耳心目中的「治」,乃依循道體之天地規律,而非人為造作的治理,越是回歸至自然的天道趨勢,則越沒有刻意鑽鑿的痕跡,所謂刻意的鑽鑿,即是指參雜了人心的七情六慾,參雜了人心的慾望之後,則離自然的天道趨勢越行越遠。「虛其心,實其腹」是要在位者收斂其多餘的慾望,不要受世俗一般價值觀念所影響,去追求所謂的虛名假利,名留青史歷史定位都只是欺世盜名,應以注重民生基本需求為依歸,以社稷百姓福祉為前提,滿足百姓生存的最基本要求,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收刮民脂民膏來滿足在位者的虛榮心及慾望。

arrow
arrow

    Abel Wu的汰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