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自:
http://www.grand-tao.org/hotinfo.php?id=390
http://www.grand-tao.org/ 汰塵雜誌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乘,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此章延續第一章針對「名,可名、非常名」作加強深入的解析,以狹隘與宏觀的不同角度,突顯世俗中一般人對於「美、醜」、「善、惡」互相矛盾認定的存在基礎。並輔以相對性的「無與有」、「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的現象,加強讀者對於「比較」是源於人心自我虛榮障礙的認知,有形的「名」本身並無價值及貴賤之分,只因人心有所罣礙及私慾,產生了喜惡,所以賦予其價值標籤。最後以聖人為例,告誡世人及為政者,若能不言、不辭、不有及不恃,以身作則完成大我階段性任務,無私付出功成不居,社稷必然長治久安,福祉綿延流傳後世,人們自然感念緬懷先人之德政善行,其精神將永傳於世歷久不衰。

依文字簡譯本章大意為:天下之人皆存有主觀意識,認定美的東西即為美,但卻有他人不以為然;多數人皆認定善行即為善行為,但亦有他人認定為非善之為。所以萬事萬物皆為相對並非絕對,有與無是相互依存助顯,難與易是相互促成助長,長與短是相互對比襯形,高與下是相互比較成型,音與聲是相互襯托助和,前與後是相互接踵倚隨。因此通達道體宏觀之人,處事不存個人主觀目的,以身作則而不多言辯,遵循自然之道,如同天地長養萬物而不辭辛勞,孕育萬物而不佔已有,有所作為但不恃才傲物,大業任務完成卻不居功勞。然而由於不居功勞不求留名,其所作貢獻將令人緬懷且長久不逝。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說:「為了將一種天然美當作美的東西,我不必預先對此對象應當是怎麼樣的事物具備一個概念,也就是說,我不需要知道材料是甚麼,目的是甚麼,因為使我們產生快感的是其形式本身。」故美與醜的認定沒有一定標準,就算世界小姐選美出來的冠軍,也不見得符合所有人認為是最美的條件,它與個人喜好、時代背景、流行潮流及地域族群的不同而異。回顧30年前的影視明星,當時視為潮流最火紅最流行的髮型,以現在的審美觀點看來都覺得其俗無比,中國古代美女如生於漢朝的趙飛燕與唐代的楊貴妃於型態上就有明顯的落差。而現代遠在非洲某個族群部落,覺得套上銅環將脖子撐長,是一種美的象徵而且越長越美,還有我們無法想像的是另有一部落,人們認為將下嘴唇穿洞崁入圓盤物件是一種美,這種地域性的審美差異就非常的大。當代藝術中印象派最有名氣畫家畢卡索的畫,試問有幾個人真正懂得欣賞,可是在國際拍賣會中往往標得數千萬美金。現在世界興起了整形之風,有些極端的愛美女性嚮往芭比娃娃的五官,把自己整得幾乎失去五官該有的正常比例,過份追求個人世俗美的定義,導致其身心失去自然的協調。而所謂流行時尚的尖端與前衛,總是一時性的很快就被其他潮流所淹沒。

在現代一切以功利掛帥的社會中,善惡的判斷與認定通常以自身的利益為優先考量,一般人認定執政者政績的好壞,立基於其在自己土地周邊建設多寡,及是否帶動土地上漲利益自己,或者政策法案有無影響個人或財團的既得利益,善惡本質的基準已經變了調。國際強權美國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可是所作所為皆是以維護與不危及本國經濟能源利益為前提,不尊重他國民俗、國情與歷史,強勢植入所謂美國式民主精神予其他國家,造成許多國家諸如中東國家的分裂及動盪不安,並因反抗而衍生出大家聞之色變的恐佈分子及恐怖活動,對於這些中東國家而言,美國卻是一個邪惡帝國。如同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一般,天主教視一切非天主教宗教為異教徒,不斷的批判壓迫甚至以軍隊屠殺,這是善抑或是惡?所以每件事情都該有它的平衡點,而不該以自身功利為立基點。

李耳認為的善是順應自然利益眾生而不爭,處眾人之下而不惡,這才是最接近玄德的善。世上有些人舉著善的旗幟去做壞事,也有一些被認為是惡人卻默默作著善事,所以我們不能單憑自我狹隘的觀點去判定「美與醜」及「善與惡」,「美與醜」及「善與惡」,都會讓人過於執著地去追求非恆久價值的虛名、利益與權貴,這些虛名、利益與權貴都是狹隘且虛幻的由人們強加冠名,亦是造成不切實際爭奪與鬥爭的亂源。無法跳脫名利、權力與金錢框架,如何能客觀的去評斷善惡之分,無法去除個人喜好觀點如何分辨美醜之別。天地依序四季循環不已,不以春暖秋涼為善而延長時間,也不以夏暑冬寒為惡就縮短期程,需視其實質內涵順勢以「春耕、夏作、秋收及冬藏」作為生活養生的循環,萬物才得以生生不息,若肆意改變則萬物無從依循將會有大浩劫發生,如同現代的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已造成許多物種因而滅絕,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將遭受威脅。

文中所提「無與有」、「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一般人認為是相互對立性,但是以宏觀角度而言,卻是兩兩相輔相成相依而生,屬於一體兩面的事物。無不能獨生,有不能獨活,無需要有來顯現,有需要無來襯托,即所謂「有無相生」,以有為體無為用,就像容器必須要有空間才能容物發揮功用,引擎要有空間才能氣爆產生動力推動汽車前進,有是具體的形體,無是無形的功能,若放大到道德經的宇宙觀而言,有無就如同陰陽,陰陽相合而生萬物,是相依互存無法獨立作用。對於「難、易」一般有兩種說法,「知難行易」說與「知易行難」說,這兩種看法各有其不同的立論之處。「知難行易」是孫中山先生當時為了革命運動的推展,以這樣的說法試圖讓大眾對革命給予更多的支持。而「知易行難」是儒家的傳統看法,後來更衍生至荀子「知之不若行之」的行動派看法,另《尚書‧說命》:「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左傳‧昭公十年》:「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這兩處所說的都是知易行難。但李耳早就說過「難易相乘」,成就一件事情不可能一蹴而成,其中的過程勢必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會有低潮,如同人生路途中有順境也有逆境,當困難坎坷的情況解決了容易平順的情況隨之到來,當在平順時不預先準備,當逆境來時必當碰得頭破血流,所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要拘泥於一時的順逆。

arrow
arrow

    Abel Wu的汰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