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古祕術眾多,其溯本尋源皆可追溯至「易經」裡所包含的演化原理,「易經」原是上古巫時代各部落氏族用以卜筮之卦理及卦辭,當時各部落文字尚未發展完整系統,語言亦因地形地勢的區域差異而尚未統一,對於卦象的解釋用法則有其不同之處,直至周朝開國初期大封諸侯後才與予彙整統一,而編撰成冊,即為現代人所稱之「周易」。在此基礎上,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爭雄百家齊放,各派各家的理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注名者如戰國末年齊國的鄒衍(約西元前305年—西元前240年),是中國陰陽家學派創始者與代表人物,其主要學說為「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另如活躍於西元前400年至西元前320年之間的鬼谷子,流傳於後世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經陰符七術」二書,前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而後者則集中於養神蓄銳之道,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迄至漢朝獨尊儒門罷黜百家,經過儒家註解的「周易」,著重於人文義理階級倫常的框架,業已失去其原本「古易」的面貌,讓後世學人難以一探「古易」之秘。然「儒易」的不足迫使漢朝興起讖緯學風氣。讖,為預言隱語,用以預決禍福吉凶;緯,即經學之支派,推敲衍及經學的旁義。是一種天災異變符象授命、天禨降祥推論審驗之說,屬於天命思想之範疇。讖有流傳的讖語,緯有另注編撰的緯書,雖非屬同類,但卻為表裏互為體用。讖語之所以為人相信,動搖人心,乃因其立耳語傳言於前,而有表徵現象於後;緯書因衍申及陰陽說之義,穿雜有術數之言,且托附鬼神以強其說,逐漸與讖合而為一,而成為讖緯學。雖然讖緯學之始有其政治目的,但確意外的集儒、道之精華,造就中華文化上學與術的一大融合,奠立中國古秘術成熟的發端及觸機。

所有秘術可歸納成五術即山、醫、命、卜、相,「紫微斗數」屬於命的部分,為星相秘術的一種。中國古代天文學與星相秘術相輔相成,「繫辭」有雲:「天垂象,見吉凶」,故每個朝代皆設有專人專司天文星象,觀察記錄日、月、星辰運行軌跡,制訂曆法及研究其影響氣候變化、個人運勢與國祚榮衰的連動關係。但所司之職名稱有所不同,周朝有太史,秦漢以後有太史令。隋代設太史監,唐代設太史局,後又改司天臺,隸屬祕書省。宋、元兩朝有司天監;到了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改稱欽天監。明朝以後即有歐洲傳教士加入。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紀錄,殷末周初即發現黃道與赤道的兩個交點晝夜同長,亦是殷周地區作物播種與收成的最佳時機,故訂此兩個時間點為春分與秋分,並於此時舉行春祭與秋祭,由天子引領百官祈天及謝天。這時乾卦已有星宿概念融入,各爻詞的龍即是東方蒼龍星宿,一至六爻是敘述其於天際的運行位置,用九用六即為陰陽之用。《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言:「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與秋分各分別代表太極陰陽魚圖中,陰中之陽、陽中之陰的兩個魚眼,也是「道德經」裡所提之復命與歸根,亦是八卦裡的艮卦與坤卦,奇門遁甲更將其延伸引用為生門與死門。進而由此創生出12消息卦及24節氣,即在亥月坐坤卦為春分,在巳月坐乾卦為秋分,作為歷代務農耕種的依據,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曾提到陰陽(日月運行)、四時(四季)、八位(八卦)、十二度(時辰)、二十四節氣等概念。由此可知,早在商周之前,中國古代早已存有生命輪迴及星宿相關位置影響世間禍福之論點,其來自於天地萬物循環演化的觀覺,及巫覡時代對天地、自然、神鬼及祖先的畏懼、敬仰與祭祀所產生,並由道無生死、天有陰陽相輔衍生而來。

「紫微斗數」為以南、北斗星宿配合十二宮位及其卦象的術數論命之法,屬於一種星相術,亦是中國傳統命術中的一派。因其系統裡以紫微星(即北極星)為諸星之首,故而得名。此術認為人出生時所對應的星相決定人往後的一生興衰,即當時撓場、力場與磁場當的對應關係,及往後的走向,影響人的命運,所以將各種按一定次序出現的星曜,對印於人的生命歷程具有特定影響的六親六事宮位,進而分析人出生時的星相,就可以判斷人本身命運的好壞和時程順序。在漢唐時期所流傳的道經、北斗經、南斗經,即記載著紫微斗數命主星與身主星的排列方式,命主星與身主星正是攸關人生一路走來,是否遭遇劫數關卡的重要關鍵,吾人所常見道教的「祈安禮斗」、「祈禳科儀」,即據此發展而成的。 以無限可能的推及至國際外交、企業管理及個人修為,虛其心實其腹甚至為運用在靜坐練氣養生等方面,這些基本原理都是由「陰跟陽」、「有跟無」及「五行生化原理」演變衍生而來,這正是道德經與中華文化偉大及包容性強的地方。

轉載自:
http://www.grand-tao.org/hotinfo.php?id=390
http://www.grand-tao.org/ 汰塵雜誌

arrow
arrow

    Abel Wu的汰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